
化学工程学院
【教研机构】化学工程学院设有生物工程研究所、化工与制药研究所、生物与化学工程实验中心等3个教学研究机构,开设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3个本科专业。建有中宁化联合实验室等校企联合实验室。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8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43人(占89.6%)。派遣教职工出国(境)访学达24 人次。浙江省海外引才计划入选者1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8人,宁波市“甬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3人、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6人。此外,学院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4人担任学院兼职教授。
² 浙江省海外引才计划:高章华
²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
第一层次 梅乐和 王强
第二层次 金志华
第三层次 邹建卫 蒋勇军 靳挺 骆成才 王进波
² 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邹建卫 王进波
² 宁波市高校“甬江学者”特聘教授:梅乐和
² 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王强
² 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
第一层次 金志华 邹建卫 高章华 王进波
第二层次 张胜建 蒋勇军
第三层次 胡桂香 骆成才 吴志革
【学科建设】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先后被列为“十二五”浙江省重点学科、“十三五”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和宁波市重点学科(A类),并在化学工程、生物化工和应用化学等3个二级学科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具有一定优势。
化学工程:聚焦绿色化工领域,重点围绕化工新材料、药物中间体、新能源三大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生物化工:聚焦生命健康领域,重点围绕重组蛋白质药物开发、合成生物学、生物催化、生物分离工程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应用化学:聚焦药物及其中间体开发领域,重点围绕天然活性成份鉴定与制备、药物分子智能化设计与合成、氘代药物的开发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²学科专业平台
分类 | 名称 | 获评时间 |
省级重点学科 | “十三五”省一流学科(B类):化学工程与技术 | 2016年 |
“十二五”省高校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 2012年 | |
省级重点/特色专业 | 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生物工程 | 2009年 |
省级实验示范中心 | 生物与化学工程实验中心 | 2010年 |
省级产教融合基地 | 宁波市互联网+生命健康产教融合创新基地 | 2020年 |
市级重点学科 | 市重点学科(A类):化学工程与技术 | 2018年 |
市重点学科: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 2013年 | |
市重点学科:药物化学 | 2007年 | |
市重点学科:药物分子设计与生物化工 | 2002年 | |
市级重点/特色专业 | 宁波市高校优势专业:生物工程 | 2018年 |
宁波市高校品牌专业:生物工程 | 2012年 | |
宁波市高校特色专业:制药工程 | 2012年 | |
宁波市高校重点专业:生物工程 | 2007年 | |
市级重点实验室 | 宁波市微生物与生化药物重点实验室 | 2013年 |
宁波市分子设计与营养工程重点实验室 | 2002年 | |
市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 宁波市生物医药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 2006年 |
【教研教改】2017至2021年期间,学院教师发表教研教改论文77篇、主编和参编出版教材共2部、获批市局级以上各类教研项目16项、省级一流课程6门、校级一流课程11门,获市局级以上各类教学成果奖12项。宁波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1人,浙江省高校实验室工作先进个人2人。学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另外,以第二单位获宁波市高等教育教学突出成果一等奖和浙江省研究生协会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
【人才培养】 学院现有在读本科生近700人、各类研究生30余人。学院以创新育人为己任,重视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近三年学院本科生获省级及以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内的各类学科竞赛奖项67项,获奖256人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19项。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SCI 4篇、EI 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JCR一区论文3篇。近三届毕业生国内外深造率分别为29.87%,26.91%、34.81%。
【国际交流】 学院支持教师前往国(境)外高水平教育研究机构进行访学,并邀请美、英、德、加、澳、日、韩等国专家学者到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学院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建立了3+1+1学生交流学习项目,并积极推进各类短期出国(境)交流项目,组织学生前往英国、波兰、日本等多个国家的高等学府学习交流。
【地方合作】 学院高度重视地方合作工作,立足宁波产业实际,聚焦绿色化工和生命健康两大优势产业领域,在重组蛋白质药物、新型疫苗、体外诊断新产品与新技术、氘代药物、化学药物制剂、能源材料、手性药物分离技术、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CO2转化与利用等方向,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开展全方位合作,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问题,突破系列“卡脖子”难题。近五年来,协助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100余项;转让专利技术10余项,技术转让总金额260余万元;参与起草国家标准2项;牵头成立了2个市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企业、协会等共建有2个产业学院和3个校企联合实验室。
² 创新联盟
宁波市天然产物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宁波市体外诊断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² 产业学院
宁波市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
宁波市化工智造现代产业学院
² 校企联合实验室
中宁化联合实验室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宁波萃英化学技术有限公司稳定同位素技术联合实验室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美诺华生物制药联合研究中心
(数据更新至2022年9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