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工程化工,函授本科专科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方案
形式:函授,层次:专升本科,类别:理工类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方案
形式:函授,层次:专升本科,类别:理工类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在化学工程、能源动力、材料工程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过程集成等方面工作,具有实践能力和竞争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
- 培养要求
1、 掌握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对化学反应、化工单元操作、化工过程与设备、工艺过程系统模拟优化等知识贯穿结合; | ||||
工过程与设备、工艺过程系统模拟优化等知识贯穿结合; | ||||
2、 |
具有化学工程实践能力,对化工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 | |||
的能力,能在化工、炼油、轻工、医药、 食品、环保、能源等工业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 ||||
1、本专业为学校重点特色专业;
2、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省重点学科和“高分子与绿色化工”校优势特色学科等平台;
3、本专业学生可通过“3+1+1”联合培养项目选择去英国留学和进一步深造;
4、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学校“三育人”先进集体、省高校“三育人”先进个人、学校首届教学名师等多位优秀教师;
5、学生创新能力突出:多次获得全国、华东赛区和省级化工设计大赛奖项;学生第一 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和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6、 毕业生就业前景好:毕业生在研发、生产、质检、管理等岗位发挥骨干作用;
7、 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省重点学科和“高分子与绿色化工”校优势特色学科等平台。
四、学习年限和学分
最短学习年限 2.5 年,最长学习年限 4.5 年,学分 75 分。
五、学时数和实践环节
本专业教学计划总共 1170 学时,其中含 510 个授课学时、660 个自学学时及 10 周实践环节。
六、考核方式
考试和考查相结合。
七、师资队伍
本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师和社会师资力量共同打造师资团队。本专业拥有专任教师 9 人,其中教授 3 名,副教授 5 名,讲师 1 名,其中博士生导师 1 名,硕士生导师 5 名,另有高级实验师 1 名,实验师 2 名。9 名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为 10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 89%。2 人入选浙江省“151 人才工程”,2 人入选宁波市领军和 拔尖人才工程,1 人入选宁波市 4321 人才工程,是一支高职称、有活力的师资队伍。
凡符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条件者,授予相
应的学士学位。 一、专业名称
石油化工技术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为2.5年。
四、职业面向主要岗位
生物与化工大类、化工技术类、石油加工和炼焦、煤化工生产人员、石油炼制生产人员、原油蒸馏工、催化裂化工、蜡油渣油加氢工、渣油热加工工、石油加工工、炼厂气加工工、润滑油脂生产工、石油产品精制工、化工总控工、化工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人员、化工产品生产通用工艺人员、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人员、化工单元操作工、脂肪烃生产工、芳香烃生产工、脂肪烃衍生物生产工、芳香烃衍生物生产工、有机合成工。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石化生产理论基础和典型石油化工设备操作、工艺运行、安全生产、先进制造的专业知识,具备可靠的石化产品质量控制与异常分析调节、化工设备维护与保养、危险源识别与应急处理、协调组织与技术管理的职业能力,具有作风严谨、操作精细、行为安全、矢志尽责的石油化工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
(一)素质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章守纪、诚实守信、履行职业准则和行为规范。
2.崇尚工匠精神,自觉劳动光荣,具有集体意识、岗位责任感和班组协作意识。
3.坚持行业 6S 生产理念,具有产品质量意识、生产环保意识、精细化生产意识。
4.坚持终身学习,不断吸收先进生产技艺,不断提升生产操作能力,具有岗位生产操作优化、改进、创新的职业竞争力。
5.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具有“四不伤害”生产意识。
6.遵守岗位生产操作规程,自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具有依章操作的职业习惯,具有安全生产操作意识。
7.坚守岗位职责,扎根生产岗位,专心岗位生产,具有“在岗一分钟,尽责六十秒”的职业态度。
8.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爱岗敬业,具有“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辩证职业观。
(二)知识
1.掌握典型石化生产中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产品精制与分离过程中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操作理论。
2.掌握石化生产典型设备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操作方法、保养维护及注意事项。
3.了解石化行业自动化生产模式,掌握典型工艺仪表的结构、原理、操作。
4.了解石化行业生产运行制度,掌握典型装置的岗位巡检内容、班组生产活动、产品质量指标。
5.学习石化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掌握安全操作、隐患排查、应急处理的相关知识。
6.学习石化行业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掌握危险地识别、危险源识别及危险控制措施。
7.熟悉石化行业先进制造工艺技术,掌握石化行业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
8.熟悉石化行业绿色生产、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生产的工业 4.0 生产新模式。
(三)能力
1.能够判断石化生产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及时发现生产装置中的“跑、冒、滴、漏”,并进行有效处置。能够有效、安全实施化工单元和石油化工装置的试车、开停工与稳定 运行。
2.能够进行石化生产典型工艺的 PID 操作、工艺联锁操作,分析造成石化装置控制参数波动的原因,并且能够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熟练操作石化岗位分管设备,熟知设备操作要求、维护措施、技术指标。
4.熟练掌握石化岗位分管设备的保养与维护,精心爱护岗位设备,熟记岗位设备的运行时长、保养周期、注意事项。
5.能够进行石化装置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掌握危险地识别、危险源识 别及危险控制措施。具有编写常见事故的应急预案,撰写生产技术总结与工艺技术文件的能力。
6.能够正确使用安全设施设备、个体防护器具与应急救护器材,正确处理一般突发生产事故。
7.适应石化生产现场环境,融入生产班组,能够配合控制生产工艺指标、协助处理突发事故、协调现场生产操作。
8.适应石化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运用化工智能化技术,分析生产技术参数,优化岗位生产操作。具备自我提升的终身学习能力。
